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了解行业最新资讯、签里眼最新动态

立即咨询

新闻中心 - 关于我们 - 首页

贷款,4000亿,央行等九部门:“应签尽签、能投尽投”!

发布时间:2024-11-28

浏览量:385

月底了,各行各业都在准备“开门红”,贷款行业也不例外。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农业农村部、交通运输部、国务院国资委、金融监管总局等九部门,共同召开了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贷款工作推进会议。会议不仅回顾了前期政策的落实情况,更明确提出了将政策更多向民营和中小企业倾斜的新要求。


01

政策红利释放,贷款规模扩大

自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贷款政策出台以来,各地方、各部门、各金融机构积极响应,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协同配合,细化工作措施。截至11月15日,银行已累计与1737个企业和项目签订贷款合同近4000亿元,有力支持了初创期、成长期科技型企业首贷和重点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

在今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联合科技部等部门设立5000亿元利率1.75%期限1年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金融机构根据企业申请,参考行业主管部门提供的备选企业名单和项目清单,自主决策是否发放贷款。对于在备选企业名单或项目清单内符合要求的贷款,中国人民银行可按贷款本金的60%向金融机构发放再贷款。


02

民营企业与中小企业迎来信贷新机会

会议明确提出,要将政策更多向民营和中小企业倾斜。这一要求直击当前贷款市场的痛点。长期以来,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在贷款方面一直面临着诸多困难,如融资渠道过于单一,主要依赖于信用贷款或内部融资方式;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产品匮乏,使得融资成本高昂;大型金融机构往往缺乏向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意愿;传统贷款产品需要中小企业提供房产等资产作为抵质押物,而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有限导致难以满足贷款要求等问题。

而此次政策倾斜,无疑为中小企业打开了新的融资大门。银行机构被要求要用好用足政策资源,对清单内企业和项目做到“应签尽签、能投尽投”,这将极大地提升中小企业的融资效率,缩短融资周期,降低融资成本。同时,政策还要求各银行机构开辟贷款审查审批“绿色通道”,开发与初创期科技型企业以及中小企业技改融资需求更加匹配的贷款产品,拓宽抵质押物范围,加快贷款签约投放进度,使中小企业能够更快地获得资金支持。

综上所述,随着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贷款政策的放宽,企业融资难度得以降低。在此背景下,贷款中介作为连接企业与银行的桥梁,将迎来更多的业务机会。鉴于这些企业拥有复杂多样的融资需求,它们往往依赖专业的中介机构来协助完成贷款申请及审批的整个过程。


扫码识别,免费试用

电脑端,免费试用

下一步

AI视频双录

远程视频双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