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了解行业最新资讯、签里眼最新动态

立即咨询

新闻中心 - 关于我们 - 首页

又一批做“债务优化”团队进去了,12人被判刑,涉案金额高达1000万!

发布时间:2025-03-14

浏览量:404

日前,《检察日报》一则报道震惊:湖北省云梦县法院以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罪、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印章罪,数罪并罚,判处李某、郑某等12人有期徒刑二年一个月至十个月,部分从犯适用缓刑,并处罚金1.2万元至4000元。这起案件背后,是一条覆盖全国、涉案金额超千万元的“债务优化”黑色产业链,1700余名借款人被坑骗,金融机构损失超350万元。


“停息挂账”实为诈骗:

伪造病历、伪造公章的债务优化游戏

2022年,赵某因信用卡债务结识了自称能提供“停息挂账”服务的邓某。在邓某“指导”下,赵某成功将欠款延期,随后发现“商机无限”——既能帮人解决债务问题,又能从中牟利。于是,赵某联合邓某、李某、黄某等人成立法律咨询公司,专做“停息挂账”业务。

然而,所谓的“停息挂账”不过是骗局。业务员以客户身份与金融机构沟通,获取所需证明材料后,将客户转交给伪造证明材料的郑某团队。郑某等人伪造癌症诊断书、住院收费票据、收入证明等虚假文件,业务员协助客户上传至网贷平台系统。一旦申请通过,便以“服务费”名义收取高额费用,单笔金额从数千元到数万元不等。


黑色产业链浮出水面:

1700人受害,金融机构损失超千万

2023年12月,某金融集团通过大数据发现异常:云梦某法律咨询公司使用伪造的医院证明,为200多名客户申请停息挂账,导致集团逾期本息损失353万元。2024年1月,警方立案侦查,查获99枚伪造印章、1700余套病历资料、400余部手机及大量客户信息。调查显示,全国共有1700余名借款人通过该团伙虚假材料逃避债务,涉案金额高达1000万元。

2024年1月,检察官与公安机关办案人员讨论案情

检察官通过统计学方法比对不同省份、机构的客户材料,确认所有印章和证明均为伪造。截至案发,该团伙共伪造印章99枚、病历3200余套、收入证明280余份,帮助3000余名客户逃废债。2024年8月,12名被告人被提起公诉,最终均认罪认罚。尽管追回400余万元赃款,但金融市场的信任已遭重创。


法律严惩:

伪造印章罪背后的金融安全警示

本案中,李某、郑某等人因伪造国家机关印章(如医院、街道办公章)及企业印章,触犯《刑法》第280条,构成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罪和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印章罪。数罪并罚下,主犯获刑两年以上,从犯最低被罚4000元。

需注意的是,此类案件往往与诈骗罪、非法经营罪交织。例如重庆某“债务优化”团伙因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罪名,主犯被判无期徒刑;深圳广律以“解债”名义非法吸收资金,承诺化解债务并收取高额服务费,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法律红线不容触碰,任何以“优化债务”为名行诈骗之实的操作,终将难逃法网。


负债人当警惕:

贪图小利,毁掉一生信用

案件背后,是1700多名借款人的血泪教训。他们因轻信“停息挂账”服务,不仅支付了高额服务费,更因虚假材料导致债务记录异常,信用受损,甚至被金融机构直接起诉。部分受害者甚至因无力偿还“优化后”的债务,陷入更深的泥潭。

湖北云梦县12人被判刑的案例,撕开了“债务优化”骗局的遮羞布。在这条黑色产业链上,没有赢家:诈骗分子身陷囹圄,受害者信用尽毁,金融机构损失惨重,金融市场秩序被严重破坏。唯有法律亮剑、监管补位、公众警惕,才能斩断伸向债务人的罪恶之手。 

最后,有必要郑重提醒广大债务人:当面临债务困扰时,务必通过正规法律途径与债权人协商,例如制定还款计划、申请债务重组等合法手段。对于市场上宣称能"解债""优化债务"的中介公司,需高度警惕其潜在风险——部分机构以低息置换为诱饵,通过虚构材料、收取高额服务费(可达贷款金额的10%-15%)等手段实施诈骗,甚至存在个人信息泄露和法律违约风险。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已明确提示,此类"债务优化"服务多涉嫌违法违规,建议公众通过银行、律师事务所等正规渠道获取专业支持。如果遇到对非法“债务优化”公司保留证据,拨打12363或12378热线举报。

案例来源: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日报

扫码识别,免费试用

电脑端,免费试用

下一步

AI视频双录

远程视频双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