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了解行业最新资讯、签里眼最新动态

立即咨询

新闻中心 - 关于我们 - 首页

个人做贷款中介没资质?被“跳单”中介费还能要回来吗?

发布时间:2025-03-10

浏览量:487

接上一篇“贷款中介没资质,居间合同无效、中介费可以不用付?”的探讨,我们继续深入这一话题。众所周知,即便贷款中介机构不具备相关资质,其所提供的“合法撮合,不碰资金”的中介服务在本质上仍是合法的。当客户以“贷款中介无资质,合同因此无效”为由拒绝支付中介费时,若所签署的居间合同本身合法合规,那么客户仍需依据合同条款支付应有的中介费用。

然而,在贷款中介行业中,还存在着一批以个人名义从事服务的中介者。他们常常遭遇这样的困境:客户在享受了中介服务之后,却以“融资居间服务应由监管部门批准的机构提供,个人贷款中介不具备相应资质,因此双方签订的《融资居间服务合同》应属无效”等理由,公然“跳单”或拒绝支付中介费用。

那么,个人从事贷款中介服务是否真的因为没有相关资质,就算签订了《贷款居间合同》也会被法院认定为无效呢?为了解答这一疑问,我们不妨来看看法院是怎么样认定的。

01

贷款300万,被“跳单”

中介向客户索赔12万元





 


案件简述:
2022年5月,被告邓某艳因资金周转需要联系原告陈某维帮忙贷款300-500万元。2022年5月20日,原告陈某维与被告邓某艳签订《委托融资居间服务合同》,约定原告全权代理被告邓某艳的融资事宜,服务费为实际发放贷款金额的4%。

合同签订后,原告陈某维为被告邓某艳设计了贷款方案,并协助整理贷款所需资料,推荐被告使用广东XXX有限公司的资质向农村商业银行申请“金米微易贷”。并在原告陈某维的安排下,与银行进行面谈,后因缺少部分资料,需要再次前往广东XXX有限公司负责人郭某配合前往银行签字,在原告陈某维多次就签名询问未果期间,被告邓某艳未经原告许可,私下使用广XXX有限公司的资质向农村商业银行龙归支行申请并获得了300万元贷款。

被告邓某艳的辩护:

融资居间服务应由经金融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机构提供,原告作为个人不具备资质,合同无效。合同中的违约责任条款为格式条款,未向被告提示和说明,应认定无效。原告未能按照约定提供四大银行的贷款服务,且合同未实际履行,仅停留在初始讨论阶段,无需支付服务费。

法院认为与判决结果:
原告陈某维与被告邓某艳签订《委托融资居间服务合同》,协商融资贷款事宜。被告广东XXX有限公司获得贷款但抗辩称材料与原告无关。法院查明,贷款申请材料与原告提供基本一致。

本案为中介合同纠纷,争议焦点包括合同合法性、违约责任条款有效性、邓某艳是否违约及应否支付违约金、广东XXX有限公司是否承担连带责任。
法院认为,原告义务为提供融资居间服务,不涉及直接发放贷款,故不要求特定金融行业准入资格。合同内容合法,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因此合同有效。违约责任条款虽为格式条款,但内容合理,未限制对方主要权利,且已加粗提醒,符合诚实信用原则,故条款有效;邓某艳利用原告信息申请贷款,违反合同约定,应支付违约金12万元;广东XXX有限公司非合同相对方,不承担违约责任。判决:邓某艳支付违约金12万元给陈某维,驳回陈某维其他诉讼请求。




02

没资质“跳单”

上法庭,该付还得付





从上述司法案例来看,以个人名义从事贷款中介业务,哪怕个人未经工商登记注册,未经备案,也不具备贷款中介的资质,但其个人提供贷款中介服务的行为没有违反法律及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且提供的居间服务符合《民法典》关于中介合同的规定,那法院也是认可的。这一点在《银行业监督管理法》《非法金融活动取缔办法》《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个人及普通中介企业虽无金融牌照不得直接放贷或吸储,但提供信息撮合、流程协助等中介服务并不违法。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跳单”与“拒付中介费”的纠纷却屡见不鲜。不少贷款中介朋友在遭遇此类纠纷时,往往因为缺乏足够的证据来证明自身已履行了合同义务,而陷入被动境地,最终导致应得的中介费无法追回。为了解决这一痛点,我们特此向咱贷款中介朋友推荐我们自主研发的助贷视频签约系统“融e录”APP。
“融e录”APP,以其独特的视频签约和电子存证功能,为贷款中介业务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在业务办理至签约的整个过程中,系统通过AI核验+意愿确认技术,运用人脸识别、活体检测及AI问答等手段,实时固化客户的身份信息与签约意愿,确保“服务过程真实发生”,有效防止跳单行为。

同时,我们内置了由专业律师精心撰写的标准化居间合同模板,实现模板化风控,帮助中介朋友规避因合同条款瑕疵而可能导致的法律纠纷和败诉风险。

电子签名+在线签约的功能,让签约过程更加便捷高效。而区块链存证技术,则对意愿告知确认环节进行了全程录音录像,并叠加时间戳,通过司法级区块链进行存证。这样,一旦遇到纠纷,系统就能快速还原业务真实场景,提供确凿的证据支持,确保中介朋友的权益得到有力维护。


最后,虽然个人在业务规模较小时可以灵活操作,但如若业务规模逐渐扩大,我们还是建议成立专业化公司,办理营业执照,并确保经营范围明确包含“信息咨询、融资顾问”等相关内容。同时,别忘了在当地监管部门进行备案,以进一步规范业务操作,提升专业形象和法律保障。

扫码识别,免费试用

电脑端,免费试用

下一步

AI视频双录

远程视频双录